坐标东经112.98度,北纬28.18度,湖南长沙,天心阁,古长沙城东南角。
 
在《中国国家地理》特约撰稿人萧春雷先生笔下,古城卫士任阮仪三先生及不少古建界人士眼里,如今的天心阁,是长沙城最大的假古董。

其实,给天心阁如此标签,还真有些不合情理。因为,自1983年重建以来,这座仿木建筑就从来没自称过古董,它仅被认作是城市历史的实景还原。不过,在1938年11月13日之前,天心阁确实是一座有着192年历史的清代建筑,而它基下的城墙则更是坚挺了650余年,都是名副其实的古董。
 
有人说,长沙,既是一座古城又是一座新城。而这一说,多始于八十三年前“焦土抗战”政策下,那场意外加人为而至九成以上房屋被毁的焚城大火,文夕大火。



必然的偶然



这里是学院街24号,长沙二十五座百年名校之一,创建于1904年的长郡中学,就在我身后。据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先生推断,不慎引发1938年文夕大火的肇事单位,城南伤兵医院,应该就在我左前方,现南门口1662购物中心处。
 
提到这家购物中心,我得先说说它的轶事。在2015年开业时,它通过媒体报道称,其起名创意是源于康熙元年,也就是公元1662年,清政府在此处设立了湖南学政衙门的历史。为此,我曾给过他们好些赞。不过,现在我想收回一些。因为,根据陈先枢先生《长沙地名掌故》一书中所载,清政府在此处设立湖南学院衙门是1708年,学院街,便是因此而得名。




“南门口1662”起名创意的报道,或许就是一次不明就里的商业意外。
 
回到城南伤兵医院。
从明到清再到民国,这里一直是湖南省教育行政总部驻地,直至1938年10月武汉沦陷,大量难民、伤兵涌入长沙后,才被征用为临时医院。

彼时的长沙,在李宗仁“焦土抗战”主张及国军连连败绩的影响下,已是人心惶惶,城市管治也相当无力。最终,因伤兵医院意外失火,继而失救、失措而酿成了无法估量的世纪城殇。文夕大火,一次必然的偶然。
 
如今长沙,古城也好新城也罢,属于它的历史,再久远,也不会随殇而逝。无论是寂寂无名、痛苦悲伤还是耀眼光芒,回看,都是谋未来更好。


元年追溯

2500年前的长沙盆地,山清、水秀、人烟稀少,我们熟悉的橘子洲也尚未形成。

荒蛮,是这里的代名词。
离这片土地最近的诸侯国家,便是春秋五霸之一,楚国。一个在建国后四百年里,一心北进,但却一直粗暴践踏周礼的野蛮国家。

直至公元前606年,二十五岁的楚庄王在问鼎中原时,被王孙满“统治天下,在德不在鼎”一番话触动后,才开始一步步融入到中原文化圈,并在十年内,就赢得了各国的一致归心,成为实至名归的中原霸主。
 
然而,在楚庄王去世后的一百九十年里,楚国君臣们仍只在乎北进、东扩、西征,而不太关注江南扬越地区。或许是他们觉得,南边山多林密人少,开发价值不高;也或许是觉得南边无像样对手,想要,随时可取。所以,暂且先搁了一边。
 
到楚悼王即位时,楚国国内各地贵族与王权冲突不断,而北方三晋的崛起,也让北境遭受着无形的压力。

为扭转局面,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,于前386年大刀阔斧改革变法。不幸的是,五年后楚悼王病逝,吴起瞬间成为了贵族们要除之而后快的人。前381年,在楚悼王的葬礼上,吴起被贵族们乱箭射杀于悼王遗体旁。
 
吴起变法时间虽短,但因针对楚国时弊,所以国力依然得以快速增强。特别是将贵族迁移至边远之地的政策,即“徙贵族于边境,以实广虚之地”,有力地促进了楚国边疆地区的开发。




“广虚之地”即地广人稀之地,这个地广人稀之地极大可能就是江南地区。

因为此时已是战国初期,楚国东、西、北境都是战争热区,如果吴起强行将贵族们迁至战争热区,势必会引发贵族们的集体反弹甚至是内战,唯有安宁祥和的江南地区适合开发与成果保护,也能让被剥夺特权后的贵族们所接受,这其中就包括了长沙盆地在内。

或许,长沙就是在这一政策下而设县建置的,并在日后成为了楚宣王、楚威王南征扬越的军事重镇和超级粮仓。




我们追溯这座城市的元年,并非想以此来显摆它的历史有多么悠久,因为历史悠久并不能等同于文化先进或社会文明程度高人一等,我们仅仅是想探寻这座城市的起源纪年。